今日趁有空,特地往九龍城走了一趟,為的就是-尋找腦海中的泰國街頭食品的味道,走進了城南道,陣陣泰國燒魚的味道會隨風湧至,兩旁裕記般的泰雜貨店,加上不少的泰國鄉里在工作、購物等,令人會有短暫在泰的感覺。原本一心想找泰國的茶葉來沖泰式奶茶,可惜找了數間雜貨店也沒有,突然想起今晚來個泰式湯粉也不錯,於是買齊材料,一於DIY一番。

廚男泰道

材料分別是即食金邊粉與米粉

廚男泰道

超力米粉也有泰口味,之前在普通超市買的

廚男泰道

一包冬陰功湯醬,和一包煎簿餅

廚男泰道

泰式湯粉的靈魂-金不換

廚男泰道

開始了,先煎簿餅

廚男泰道

不用5分鐘,先做好香草薄餅,伴少許冬陰功醬汁

廚男泰道

跟著用冬陰功醬將魚蛋泡泡

廚男泰道

同時將湯粉煮熟,上邊是米粉,下邊是金邊粉

廚男泰道

幾分鐘後,一碗泰式鴛鴦粉連薄餅就上枱了

廚男泰道

不用一會,整個泰式晚餐已在消化中,在窗旁邊飲泰國「維他奶」,邊回味自己的傑作

餐後,邊回味自製的泰式湯粉套餐同時,回想到之前的影像,在九龍城這個「小暹羅」居住泰國人,不知是否香港的生活太緊張,還是東方之珠的水土令他們變異,泰國人的笑容與開心的特質,似乎在他們身上找不到,尤其是在雜貨店內聽到有個大嬸用極流利而帶泰鄉音的廣東粗口,去攻擊對方老媽的器官時,不其然揚了一下眼眉,暗想這就是:香港